无缝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无缝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有竞争力的农业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糙三芒草

发布时间:2020-10-18 16:54:22 阅读: 来源:无缝管厂家

中国农药第一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长足进步,农产品产量增速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人民的福利水平因此有了显著提高。今后的任务是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使我国能够以“总量确保、结构可调”的格局,实现开放型的国内农产品市场供需均衡,让农业继续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强大支撑。

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赖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带来农产品价格相对降低,会产生国民实际收入提高的明显效应,并对国民择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国民创新活力。研究表明,食品价格相对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国民在择业时越会受到兴趣偏好的支配,增大职业岗位创新的概率。当职业岗位不被当作“饭碗”,而被看作实现人生追求的平台时,人们在择业时的胆子就大,并敢于为提高职业技能做长期投入,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就有了动力。一个社会有了这样的内在要素,才可能成为创新型社会。

在提升效率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主要农产品价格,使国民吃饭成本相对下降,有助于改变我国的“消费—储蓄”模式,推动消费创新,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致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长期难以改变。导致这一模式的因素之一是恩格尔系数过高对家庭财务预算的影响:当人们对未来的食品保障充满忧虑时,会以高储蓄作为降低不确定性的应对手段。基本食材价格相对低廉还可减轻政府以食品援助穷人的财政负担,同时增加优化家庭财务预算的正向调节因素。美国的食材价格相对低廉,政府有能力给约1/7的家庭发放食物券,这无疑对美国家庭的财务预算有着极大影响,能够使美国国民的实际福利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提高农业竞争力,使我国农民在整体上由兼业小农转变为职业大农,会让农民成为中产阶级,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分割问题,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农兼业虽然可以提高收入,但社会经济效率不高。如果农民保持小农状态,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无论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其收入也不会赶上城市居民。依靠农产品的政府提价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绝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长久之计。只有让农民与农业经济充分卷入世界分工体系,才是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可靠基础。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于保持主要立足于国内供应的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均衡,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会放大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加剧国内价格水平的不稳定。如果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度,即使有国家储备来调节,也会造成财政负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如果重要农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即使供应国不明显使用“制裁”武器,其某种“不配合”的策略就足以给我国经济稳定带来困扰。

农业竞争力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深度卷入国际分工,殊非易事。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稳步升值,国际贸易平衡有所改善,但农产品价格在国际比较中已显示劣势,这说明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不足。我国谷物已连年出现净进口,其中某些品种的进口数量已超过低关税配额。如果国内主要谷物的价格继续提高约 60%,即使按照配额外关税标准,谷物的到岸价格也会低于国内价格,进口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个趋势若得不到遏制,谷物增产将遇到“天花板”,价格提高将很难刺激国内产量的提高,财政补贴将有可能让进口商享受。

造成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差的原因,一是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成本比较高。我国谷物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1%;按实际劳动时间折算,这个数值也不超过5%。而我国农业领域日工资水平已达到美国最低日工资的20%。劳动成本高缘于我国农业经济的纵向专业化水平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二是我国农业的技术模式内含了高成本因素。欧美的谷物生产一般为雨润农业,较少灌溉,极大地节约了劳动成本与固定设施的维护成本,并有利于大型机械耕作。而在我国主产区的谷物生产中,灌溉因素形成了劳动总成本的30%左右,近年华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因灌溉综合成本高而放弃了小麦种植。三是我国农业的化肥、农药等流动性投入也比较大,单位面积使用的化肥量约为美国的3倍。四是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80%以上的水平。此外,财政支农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成本。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去年我国中央加地方对“三农”的投入,在去除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以后,仍为欧盟农业支出的4倍左右。

认清挑战的同时必须紧抓机遇

以人力成本为例,我国降低人力成本的空间有很大潜力。据笔者大略计算,如果我国全部农户数量减少到3000万户以下,其中谷物生产农户降低到 1000万户左右,其余农户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则我国按实际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动态地说,在这个水平上,农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将与城市居民相当。如果按农村人口为农业人口的4倍计算,这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率必须达到70%左右。今后我国城市化率每年递增1.2%,大约在 2030年前后可实现这个目标。

从土地资源状况看,实现我国农业竞争力跃升的目标也并不悲观。按最新资料,我国有耕地13538.5万公顷、园地1481.2万公顷、林地 25395.0万公顷、草地28731.4万公顷。如果按耕地户均13公顷,园地户均2公顷,林地户均100公顷,草地户均300公顷计算,再加上养殖业对农户的吸纳能力,3000万户职业农民按适度规模经营标准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是有保障的。我国草地的品质不好,承载牧民的能力较弱,但要知道,荷兰这样的牧业发达国家户均草地也不过40公顷左右,却达到了很高的产出效率。

我国土地产出效率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如果我国播种17亿亩谷物,每亩产出500公斤,大体达到美国旱作农业的产出水平,即可产出8.5亿吨的谷物,远远超过我国人口高峰期对粮食的总需求。只要有了成本优势,我国就还有潜力成为粮食出口大国。据笔者调查,甘肃定西地区发展旱作玉米生产,在没有灌溉的平常年景,每亩产量也能达到600公斤以上。近几年,我国在荒漠治理上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数十亿亩的草地有望提高产出效率。另外,从国际比较看,荷兰的人口密度超过我国3倍以上,但它通过土地整治,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竟能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我们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有什么可悲观的?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看,资源是制度与技术的函数。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农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是可以形成的。

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路径

第一,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提高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土地产权明晰是土地流转的前提,也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制度保障。

第二,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化质量。不要怀疑我国城镇化对于吸引农村过剩人口的潜力,也不要怀疑传统农业释放人口的能力。与欧美快速增长时期比,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相对低,究其原因,一是职工实际工作日太多,二是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今后需要通过调整劳资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权利,来提升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应大力调整城市人口布局规划,提高城市消费能力,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第三,增强耕地保护效力,提高耕地品质。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根本不影响城镇化,也不影响城市居民居住品质的提高,关键是要有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今后可以考虑将基本农田政策升级为农业保护区政策,对农区土地实行大范围连片保护,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对农业保护区外的土地管理,可扩大地方自主权,逐步取消指标管理办法。

第四,改变农业技术模式,大力发展雨润农业。今后应改革与完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管理体系,大力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装备程度,把旱作农业技术开发作为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国家应改革农业大学办学与管理体制,让农业大学全面直接介入农技推广,使其成为农技推广的主力军。应考虑将农业水利投资集中于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其他地区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应以更积极的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开发连片荒漠,提高草原的经济价值。

第五,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组织效率。从我国现实出发,要限制城市资本圈地搞大农场,尽可能在现有农民中间培育家庭农场主。目前,我国合作社发展的确不尽如人意:一是农户规模太小,农户从合作社得益少,农户参加合作社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指导思想有缺陷,甚至错误地以为合作社数量越多越好;三是合作社管理水平低,经营人才缺乏。今后要使合作社做大做强,应放弃追求合作社数量的政策导向,鼓励跨区域发展。建议在县级以下不设立合作社支持项目,仅在市级以上政府建立合作社发展基金。可通过“村官”挂职政策来培育一批合作社的经营人才。

第六,调整财政支农方式,提高支农效率。目前,20多个国务院机构分散拥有“三农”项目资金的局面必须改变。支农项目必须清理、缩减,支农资金应集中支持大类农产品生产的发展。要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坚决给一部分寄生在国家支农体制上的企业“断奶”,让支农资金发挥应有效率。

河北西医治疗肾病的医院

宁波鄞州同仁妇科医院

南京秦淮肤康皮肤病专科医院交通指南

南昌不育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