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无缝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洋务运动成功了没师夷长技最后却不如夷

发布时间:2021-01-07 18:17:44 阅读: 来源:无缝管厂家

洋务运动成功了没:师夷长技最后却不如夷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安石就是这么被攻击的,整天修工厂弄铁路,不就是一帮小人嘛。最后朝廷明白了,皇太后也明白了,光在那儿嚷嚷口号,国库里的银子能自个儿长出来?洋务运动通过这场辩论基本上是把顽固派的势力给打下去了,洋务运动兴起、发展起来。

衙门理事多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势力主要是总督和巡抚,他们掌握地方实权。曾国藩两江总督迁直隶,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曾国藩一走遗缺就由李鸿章补,所以李鸿章也是两江总督迁直隶。

清中期以后对于地方大员定设八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另有漕运及东河、南河总督三员。两江是最富庶的地方,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地盘也大。左宗棠是闽浙迁陕甘,张之洞是两广迁湖广,基本上清朝地方八个总督这就占了四个了,张之洞做湖广总督长达三十多年。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

曾国藩在危难之时,维护了清朝统治,维护了旧文化。他虽然并未亲身参与同英法联军的战争,但是西方人的势力深入长江,在长江一带作战的曾国藩深知,旧文化并不能救中国。曾国藩注重水师,认为水上优势也能决定陆上优势,西方的军器和练兵之法在我们之上,所以他提倡自强,要购买西洋轮船枪炮,以夷器制夷。

后来的中国认识到,夷是制不了的,不被夷制就不错了,唯有自强。夷的洋枪火炮太厉害,所以,洋务运动前期“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的天津机械制造局。通过洋务运动,清朝的军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的军队五百年才完成的由冷兵器向火药兵器的过渡。

洋务运动作用相当大。1864年平定太平天国,收复南京的时候,湘军还放箭。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已经开枪。到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比日军要领先了,再打不过就是怂兵怂将的问题,不是装备的问题。电视剧里一演,都辛亥革命了,清兵还举两铜锤,那纯粹是瞎扯,是为了突出武打效果,抱一挺机枪怎么武打?其实清军的装备水平,已经不比列强差多少了,尤其是轻兵器。可能机枪大炮这玩意不行,枪这些东西没问题,当然起到了一定的保卫国家的作用。

洋务派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建了近代的民用工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的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民国的时候,最大的兵工厂就在汉阳,所以那时候士兵用的枪叫汉阳造,其实就是仿的德国毛瑟枪,为什么在汉阳造,汉阳有最大的兵工厂,兵工厂为什么在汉阳,因为汉阳有铁厂。

洋务派还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舰队建立后,成立海军衙门。

中国几次败仗吃的就是有海无防的亏,大海不像陆地,大海是连成一片的,朝发夕至,从哪儿都能过来,所以有海无防吃亏就吃大了。曾国藩在任两江总督期间,保举李鸿章到上海操练淮军。李鸿章提出专设海防的想法。1875年之后,朝廷任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

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四艘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不久,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

因为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经过反复比较后,李鸿章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李鸿章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当时美国海军是世界第十二,中国北洋水师是世界第九,还不算南洋、福建水师。

洋务运动还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1872年到1875年,政府每年派三十名幼童去美国留学,一去要在美国待很多年,而且这些个孩子生死各安天命,去的都是穷孩子。有钱的孩子谁敢上那儿去?不像今天去的都是有钱的孩子,有钱孩子科举做官,没事上美国干吗去?没人愿意出国的。那会儿一说出国都是去外夷,没准让那儿人给吃了,没人敢去。所以只有这些人去美国,去的时候长袍马褂大辫子,回来全都西装革履小分头,给李中堂磕头的时候都得小心磕,因为辫子是假的,别一磕头辫子掉了,大逆不道。

可惜这些人学成的非常少,大概就第一批幼童有学成的,你想这一帮人到了美国,他们看了就知道什么是好的,民主自由比这个专制要强得多,人家那儿见总统都直呼其名,咱这儿见皇上还得跪着,这多不好意思。原来咱们中国派驻在国外的使节,新的使臣来旧的使臣要归国,得到码头上去迎接,新的使臣宣读圣旨,使馆全体人员跪在那儿,接这个圣旨,外国人就跟看耍猴的一样围一堆看,怎么回事,这玩意太好玩了,念什么呢都在那儿趴着,念完圣旨以后才到使馆。后来中国人也感觉这个太有伤国体,所以就奏请朝廷,朝廷批准了,这仪式在使馆里举行,咱就别在码头上现眼了。因为搁中国肯定都得在哪儿,码头上,钦差大臣来了你得迎到码头上,你得出城多少里去迎,跟那儿就得宣圣旨,就得跪着,你不能回到衙门才跪接。公使夫人裹完小脚,晾那裹脚的白布,洋人就以为中国国丧,以为皇上死了,都来吊唁来了,惊闻大皇帝不幸去世,我们都来哀悼。中国人傻了,没这事啊。那人说你这为什么挂白布啊,那是裹脚布,洋人不懂好好的脚干吗裹起来,所以好多观念一发生冲突这一帮人就不愿意再接受清朝这种封建的统治,朝廷一看,坏了。

于是下诏,召回当年出国的这批幼童。相当多的孩子没有完成学业就回来了,有的是上了大学,也有的不回来了,就在他那个寄养家庭的掩护下跑了。中央电视台拍过一个五集的纪录片,幼童好几个跑了,跟当地人结婚,采访他的孙子,长相完全是白人,而且只能说英文,一句中文都不会。而这些回来的人,就把先进的观念带了回来。

未富先破产

洋务运动谈不上破产,它只是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原因是什么?就是只引进技术不改进制度。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我们的制度比洋人好多了,独火器万不能及,就这一条不怎么样,所以“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我们只需要学外国的军事技术就可以了,别的我们都不用学。我们远出西人之上,用得着跟他们学嘛,他们应该跟咱们学。

而郑观应认为:你要学就学人家的制度,学人家的体,不能光学不用。咱们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郑观应明确提出来不能这么干,人家“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你光学洋枪火炮轮船水雷这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近代学习西方,日本学得比较彻底,包括1888年近代亚洲第一部《大日本帝国宪法》,甭管它多保守,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宪法,日本在亚洲第一个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另外,对洋务运动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洋务运动得以兴起,是在一没内忧,大规模农民反抗刚刚被镇压的情况下开始的。二没外患,列强忙于巩固既得利益,所以没有大的战争爆发,中外各种势力暂时“和好”。而这个时候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刚刚萌发,比较弱小,所以没有人反抗朝廷。随着列强进一步提出新的侵略要求,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东西,他们可就不再满足。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但是以后农民还要进行反抗,资产阶级随着力量的强大也会起来反抗,所以这个内忧外患只是暂时平息,洋务运动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为什么到1894年大规模战争又爆发了?列强已经不满足既得利益了,他们要瓜分世界,要资本输出,所以又爆发了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个要求算是满足了,然后中外又是30年和平,到“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小日本又发起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近代史上这五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三波。两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波,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是第二波,日本侵华是第三波。中间都是三十多年,给中国喘息的机会,中国发展就是利用这三十多年。中间为什么给你三十多年喘息的机会?帝国主义在巩固既得利益。当然抗日战争是很特殊的,因为后来英美用不着这种战争手段侵略中国,欧美列强用不着,小日本因为经济落后只能用这种手段,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它没法摆脱,这次战争可看作是上一场战争得到的利益已经不满足,提出新侵略要求,都是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就像你吃完早点,需要时间消化,你不能早上起来油条煎饼豆浆鸡蛋牛奶吃个一斤多,二斤,8点钟刚来这么一餐,9点再让你来一顿,你就得哭了。你得12点来一顿,12点烧鸡烤鹅,再加几条鱼,一斤米饭又进去了,你再来就得晚上6点了。所以洋人两次鸦片战争就是早餐,然后需要消化,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就是午餐,到抗日战争就是晚餐,最后小鬼子撑死算是了,就这么一个意思。西方国家需要时间来巩固既得利益,咱们钻了一个空当。

洋务大盘点

洋务运动最终是没能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它创办的近代工业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为主,不具备近代化企业的性质,或者说不是近代化企业。近代化企业是资产阶级企业,还应该是商人办的,私人办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朝廷对私人办企业大力扶持,甚至工厂国家可以半买半送地给你,大力扶持,我们呢?都是官办,甚至压制私人资本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就没法发展。江南制造总局的总办,正五品,上班跟上朝似的,闲人闪开,肃静回避,厂长顶戴花翎的去,工人上班不好好干,迟到了,给你50板子。

其次,力量分散,没有形成近代工业体系。洋务运动建的几个厂,就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那么些个有限的地方。要想建兵工厂,首先得有钢铁厂,要想有钢铁厂,首先资源得跟上,周围得有煤矿。如果建了一个兵工厂,兵工厂建起来了,机器全是从外国进口的,要是人家不卖给你机器,你这东西就开不了。要有钢铁厂了,这煤是从外国进口的,那就更扯了,所以洋务运动没有在中国形成近代工业体系。

再看洋务运动兴办的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所开办的新式教育,只是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没能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出去了几批幼童,一百多人还没学完就全给招回来,后来陆陆续续派了一些留学生,比如说去英国学海军,但问题是就出去的这一点留学生,绝大多数的中国读书人还在干吗呢?四书五经科举八股的还在干这个。所以没有形成近代教育体系。

严复,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翻译《天演论》

的主。严复从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毕业,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他的同学,伊藤博文回来当了日本首相,严复一辈子最高做到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这不属于官,无官无品,为什么严复不可以做官呢?学历不够啊,学历怎么不够?有的留学生是美国的博士,那扯淡,你是中国的进士吗,博士管什么用,你连一个举人都不是你怎么能做官呢?所以这一帮留学生回来只能做事不能当官,回来的人还得捧起四书五经来,从头看从头考。能考上的估计也不多,你想他整天念英文华盛顿将军传,现在来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肯定有抵触情绪,只有做事的,很少有说做官的。最大的官可能就是唐绍仪,后来做到清朝的外务大臣,民国首任国务总理,那个时候风气已经开放多了。一开始出去的一帮人都不行,没人搭理。

也就是说,洋务运动的工业和教育,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海军更是装装门面,是皇太后王爷的豪华大游艇。要知道海军最主要的作用是与敌人争雄于海上,整天在港口藏着就没用。当然,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但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刺激民族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毕竟中国的厂子办起来,国货卖出去,洋货就少一点。

三年级作文

初中生作文

聚培训网